2025年“高教社杯”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圆满落幕。历经多日激烈角逐,我校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、出色的创新思维和高效的团队协作,在赛事中脱颖而出,斩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,省级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4项、三等奖6项的佳绩。本次获奖学生涵盖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、药学院、第一临床医学院等多个学院的不同专业。我校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融合培养模式下,持续深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,打破学科壁垒,推动不同专业领域知识的融合,有效提升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科研潜力与实践能力。
成绩一览
表1 2025数模国赛获奖名单
序号 | 姓名 1 | 专业1 | 姓名 2 | 专业2 | 姓名 3 | 专业3 | 教师姓名 | 推荐奖项(排名不分先后) |
1 | 党龙兵 | 医学信息工程 | 万荣华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张馨月 | 中药学23屠呦呦 | 教练组 | 国 2 |
2 | 徐楚格 | 中医学 | 黄也倍 | 医学信息工程 | 康贞 | 药学 | 教练组 | 省 1 |
3 | 陈京津 | 医学信息工程 | 卜天平 | 人工智能 | 步威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教练组 | 省 1 |
4 | 王姝蓉 | 医学信息工程 | 高佳炜 | 医学信息工程 | 陈炜华 | 医学信息工程 | 教练组 | 省 2 |
5 | 潘明月 | 药学 | 唐庆祥 |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| 姜铭洁 | 药学 | 教练组 | 省 2 |
6 | 索欣洁 | 中药学 | 柯紫阳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刘咏 | 中药学类 | 教练组 | 省 2 |
7 | 李宇寰 | 计算机 | 杨子怡 | 医学信息工程 | 蒋佳祥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教练组 | 省 2 |
8 | 高心阳 | 软件工程 | 吴梦 | 软件工程 | 侯晨昊 | 中医学 | 教练组 | 省 3 |
9 | 张艺飞 | 医学信息工程 | 梁威强 |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| 周远伦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教练组 | 省3 |
10 | 王铎润 | 临床药学 | 衡籽聿 | 药学 | 史圣洁 | 临床药学 | 教练组 | 省3 |
11 | 刘丰硕 | 中医养生学 | 喻少棋 | 计算机类 | 沈嘉俊 | 中医养生学 | 教练组 | 省3 |
12 | 肖雨欣 | 中西医临床医学 | 王震泽 | 中医学 | 钟婕 | 应用心理学 | 教练组 | 省3 |
13 | 陈伟伟 | 中医学 | 田眉心 | 中医学 | 姚瞻淇 | 中医学 | 教练组 | 省 3 |

图1 获奖参赛选手及指导老师合影

图2 国奖获得者及指导老师合影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China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,简称CUMCM)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(CSIAM)主办,并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机构的赞助。竞赛自199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,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之一。2025年,共有来自全国及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837所高校/校区、68311支队伍近20万人报名参赛。本届竞赛围绕烟雾干扰弹的投放策略、碳化硅外延层厚度的确定、NIPT的时点选择与胎儿的异常判定等热点问题展开,引导学生关注多领域交叉的实际应用问题。
暑期集训

为备战此次竞赛,人工智能与数学建模协会于今年暑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培训。培训邀请校内外数学建模领域专家与优秀指导教师,围绕理论知识、算法解析、真题演练及论文写作等核心内容,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。通过此次培训,同学们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核心知识,全面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,为竞赛中的优异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理念&成效
人工智能与数学建模协会始终秉承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理念,深化学赛结合,通过系统开展培训、规范组织竞赛,不仅为自身赛事备战筑牢基础,更有效为协会学子激发科研热情、提升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创造了良好环境。
此次人工智能与数学建模协会获奖,既是对其暑期培训成效的肯定,更是学校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与实践创新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。
未来,人工智能与数学建模协会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培训机制,吸纳更多优秀学子,持续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人才,在学校优质教学体系的赋能下,力争在后续竞赛中再创佳绩,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